東亞工作壓力全球之冠:聰明運用辦公室資源快速緩解焦慮

東亞工作壓力全球之冠:聰明運用辦公室資源快速緩解焦慮

根據美國權威分析與調查機構Gallup於2023年釋出的《全球工作場所狀況》報告,東亞地區的工作壓力為全球之冠,台灣有33%的工作者認為自己每日的工作壓力大,並有54%工作者有離職念頭。

許多上班族心聲也在知名社群論壇上分享,呼應了這份報告:許多深受壓力困擾的上班族坦言,他們經常被極度的焦慮與憂鬱所困擾,這些壓力表現出的症狀包括感到想哭、頭痛、噁心等。面對這種情況,健康贏家提供了一些簡單且實用的策略,幫助工作者用手邊的物品來有效地緩解這些負面情緒,幫您在工作壓力面前能夠更從容面對。

工作壓力大、焦慮有哪些症狀?

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大、焦慮的情況下,所呈現的症狀涵蓋多個面向,可能影響工作者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健康贏家在這裡列舉一些常見的症狀:

情緒症狀

  • 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或憂慮的狀態
  • 感到疲倦,精力不足
  • 心情易怒或者對事物失去興趣、感到失落
  • 對工作或日常活動產生消極的態度

身體症狀

  • 頭痛或偏頭痛
  • 胃部不適,例如胃痛、胃灼熱、消化不良,也可能出現噁心想吐的情形
  • 心跳過快、血壓升高
  • 睡眠問題,如失眠、多夢、夢魘
  • 慢性疲勞和全身無力

心理症狀

  • 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
  • 決策能力下降,或者總是擔慮做出錯誤的決策
  • 感到失去控制或者過度擔心小事情

行為症狀

  • 疏遠社交或者逃避工作
  • 過度攝取咖啡因或酒精,以此來壓制焦慮
  • 暴飲暴食或者飲食不振
  •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響到工作成果

5個快速解除焦慮的方法

雖然工作壓力產生的焦慮、頭痛、疲倦是長期壓力累積而成,不是簡單的幾個技巧就能快速解決根本問題,但一些能快速緩解焦慮的方法,可以解除焦慮當下產生的生理不適,具有參考價值。健康贏家整理5個辦公室就能輕鬆做到的緩解焦慮方法,提供壓力大的上班族參考,不過,健康贏家也要提醒您,培養長期健康的舒壓習慣,才是提高身體良好抗壓力的根本作法。

潛水反射

潛水反射是哺乳類動物都有的保護性生理反應,會發生在哺乳類動物被水浸時,身體為了保存可用氧氣量,而出現的心跳變慢、呼吸暫停等生理調節現象。當您感覺工作壓力太大、焦慮發作時,可到洗手間用冷水潑臉,或將臉部浸泡在冷水中,啟動潛水反射降低心跳,藉此調節因焦慮而高頻率跳動的心臟,以及快而淺的呼吸,讓自己回到平靜的生理狀態,對於解除焦慮有積極作用。

綠植與大自然

綠植與大自然

儘管自然環境、森林能減輕壓力、舒緩身心這個說法已是老生常談,但當大自然的神奇延伸到室內,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許多研究表明,工作場所擺放綠色植物,不僅可以改善工作場所的空氣、濕度、噪音,更能減少工作者的心理壓力、緩解緊張情緒,甚至能增進工作者的生產力!另一項韓國研究則顯示,當工作者與室內植物積極互動(實驗內容為植物移植換盆)後,其心率、血壓獲得改變,並促進了舒適、舒暢的感覺

不過在分秒必爭、氣氛緊張的工作場域,悠閒地蒔花弄草顯然不合時宜且引人側目。好在大自然及綠植對人體的幫助,不僅僅只限於近距離直接接觸,隔著窗戶觀看植物或觀看森林影片、照片都同樣能獲得紓壓效果。在感覺自己工作壓力大、十分焦慮時,不妨趁午休或外出時,到附近公園走走,或上網搜尋綠植影片/照片,借助大自然的力量,短暫從緊繃情緒中脫離吧。

解壓球、泡泡紙等舒壓小物

解壓球、泡泡紙等舒壓小物

覺得自己是植物黑手指,或忙碌的辦公室氛圍不允許您停下來短暫觀看綠植影片/照片嗎?解壓球提供了一個不用停止工作也能舒壓、緩解焦慮的方式。物理治療師John Gallucci Jr.表示,通過手部擠壓解壓球,可以讓專注力集中在手部的動作上,進而解除緊張情緒,還能增進手的抓握力及前臂肌群的力量,甚至對手部關節炎造成的疼痛也有助益。同樣能緩解焦慮的除了舒壓小物,常見的包裝用『泡泡紙』也能起到相同作用。美國策略諮詢機構Kelton Research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捏破泡泡紙超過1分鐘,等同於按摩33分鐘的紓壓效果。

解壓球、泡泡紙都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關注焦點集中在手部,達到緩解焦慮的功效,兩者的取得方式都不困難,使用上也不會打擾到同事,工作壓力大時可以嘗試使用。

深呼吸

深呼吸

當緊張焦慮發生時,我們通常會不自主的彎腰躬身,以保護我們的上半身—心、肺所在的部位。《Freeing yourself from anxiety : four simple steps to overcome worry and create the life you want》作者,心理學家Tamar Chansky

因此,當感覺工作壓力大、焦慮時,如果想立即緩解焦慮,應停止駝背,改以挺胸的姿態、將雙肩向後擺,並搭配深呼吸來告訴身體,現在並非處於危險之中。深呼吸也能降低心率,平穩心境,達到平靜、自我安撫、降低當下血壓及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濃度的作用。

英格蘭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建議工作壓力大的民眾可以練習深呼吸,其〈緩解壓力的呼吸練習〉中,包含以下呼吸技巧:

  • 可以站著、坐著、躺著進行
  • 盡量去除會影響深呼吸的衣物
  • 讓呼吸在舒適的情況下盡可能深入地流入腹部,不需用力呼吸
  • 嘗試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 輕輕地、有規律地呼吸。在吸氣時,您可以從 1 持續數到 5,儘管一開始您可能無法數到 5
  • 然後讓氣流輕輕、慢慢地呼出來(呼氣時同樣可以從 1 數到 5)
  • 繼續做這樣的深呼吸至少 5 分鐘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PMR)由美國身心科醫師Edmund Jacobson於哈佛大學提出,主要使壓力大、焦慮的患者有意識地收緊、放鬆全身各肌群,讓肌肉比一開始收緊之前更放鬆。這種控制全身肌肉收縮的方法,可以讓焦慮患者更能掌握全身肌肉,並了解自身『緊張時肌肉的反應』以及『如何開始放鬆』,以達到逐漸釋放緊張的效果。

腳掌將腳趾蜷起、放鬆
小腿肌將腳掌前端拉向自己,然後放鬆
大腿肌將左右大腿用力併攏、放鬆
核心吸氣並收緊腹部、放鬆
後背將兩側肩胛骨往中間方向推並向下拉、放鬆
肩膀抬起肩膀並縮向耳朵、放鬆
手臂握拳並將手臂縮向肩膀,像舉重一樣、放鬆
手掌緊握拳頭、放鬆舒張手指
用力皺眉、皺鼻、放鬆
全身將所有肌肉擠壓在一起,最後釋放所有緊張感
所有肌肉收緊時間均為5-10秒,收緊時需將注意力專注於肌肉的緊繃感。
培養長期健康的舒壓習慣

培養長期健康的舒壓習慣

EPA魚油

EPA是魚油中對情緒和心血管有益的營養成分,其功效受到了許多國際組織的肯定,如美國心臟學會、美國糖尿病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國際精神營養研究學會…等。如果您已長期處在壓力下,更需注意心血管及免疫低下、慢性發炎的問題,而這些剛好都是EPA的長處。

倘若您已經工作壓力大到產生憂鬱症症狀,請尋求醫療人員協助,可使用抗憂鬱藥物搭配高濃度EPA魚油。根據台灣營養精神學會發布的〈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於憂鬱症之臨床治療指引〉中,就建議可將單方 EPA 或者 EPA>DHA 的魚油作為一種加速治療或強化治療的策略,每日使用劑量為1-2 g EPA

定期運動

運動能讓大腦釋放腦內啡(endorphin),這種物質的結構與嗎啡相似,是天然的止痛藥。腦內啡可以為我們帶來愉悅感,緩解疼痛及紓壓、降低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濃度。

研究表明,每日只要20-3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就可以帶來愉悅和平靜的幸福感,並且這種感覺可以在運動後幾小時內持續存在。如果您平時沒有時間運動,可以將運動頻率降低至每週兩天,做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果您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從騎腳踏車、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做起,以自己能接受並且能夠長期保持的運動強度為主。

注意睡眠衛生原則

長期工作壓力大的人,可能出現睡眠障礙的問題。睡眠的品質和壓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優質的睡眠可以降低皮質醇濃度(紓緩壓力)、幫助肌肉修復及清除大腦中令人感到疲倦的代謝堆積物,對情緒調節、體重控制及免疫力也有正向幫助。下面是一些幫助睡眠的小技巧:

  • 在安靜、黑暗、微冷的環境有助於入睡。根據研究,在15.6~19.4°C的溫度下,可以有最舒適的睡眠品質
  • 建立固定的就寢時間
  • 在就寢前2-3小時運動,可以更容易入睡(應避免劇烈運動)
  • 培養固定的睡前習慣,如洗澡、睡前閱讀、喝一杯熱牛奶,提前告訴大腦,接下來就要睡覺了!
  • 白天多曬太陽、接觸光線;晚上減少藍光照射,盡量不擾亂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
  • 午睡應在20-30分鐘為宜,睡太久也會影響正常晚覺
  • 睡前6小時避免使用咖啡因
  • 避免使用酒精、尼古丁,可能影響睡眠品質及持續時間

長期而言,良好的睡眠衛生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並使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更具抵抗力。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並不困難,只要一點點改變,都可以大大改善您的睡眠質量和壓力管理能力。

最後,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壓力過大時,我們雖然會找尋一些方法來短暫解除焦慮的狀態。但健康贏家提醒您,這只是暫時的解藥,並不能真正解決根本的職場問題。如果您發現自己有無法控制的焦慮或壓力,不要羞於尋求專業的幫助。醫生或心理諮詢專家的建議,可能會為您提供更多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此外,應注重日常營養的補充。均衡的飲食,充足的水分,以及適量的運動,都是維護身心健康,增強抗壓能力的重要環節,做好自我照顧,才能在職場中保持頭腦清醒,靈活應對各種挑戰。

  1. Devon Godek, Andrew M. Freeman. Physiology, Diving Reflex.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2022 Sep 26.
  2. Kyriakoulis P, Kyrios M, Nardi AE, Freire RC, Schier M.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iving Response in Reducing Panic Symptoms. Front Psychiatry. 2021;12:784884. Published 2021 Nov 29.
  3. Lee MS, Lee J, Park BJ, Miyazaki Y. Interaction with indoor plants may reduc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by suppressing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J Physiol Anthropol. 2015;34(1):21. Published 2015 Apr 28.
  4. Felsten G. Where to take a study break on the college campus: an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 Environ Psychol. 2009; 29: 160–167.
  5. Susan I Hopper, Sherrie L Murray, Lucille R Ferrara, Joanne K Singleton. Effectiveness of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for reducing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adults: 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JBI Database System Rev Implement Rep. 2019 Sep;17(9):1855-1876.
  6. NHS:Breathing exercises for stress
  7. Toussaint L, Nguyen QA, Roettger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Deep Breathing, and Guided Imagery in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 of Relaxation.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1;2021:5924040. Published 2021 Jul 2.
  8. Giuseppe Grosso, Andrzej Pajak, Stefano Marventano, Sabrina Castellano, Fabio Galvano, Claudio Bucolo, Filippo Drago, Filippo Caraci. Role of omega-3 fatty acid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PLoS One. 2014 May 7;9(5):e96905.
  9. Herbert C, Meixner F, Wiebking C, Gilg V.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Short-Term Exercis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an Online and a Laboratory Study. Front Psychol. 2020;11:509. Published 2020 May 26.
  10. Camila Hirotsu, Sergio Tufik, Monica Levy Andersen. Interactions between sleep, stress, and metabolism: From physiological to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leep Sci. 2015 Nov;8(3):1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