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職媽媽不快樂?認識全職媽媽憂鬱症

為什麼全職媽媽不快樂?認識全職媽媽憂鬱症

育有兩個孩子的陳太太是擁有8年年資的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圍繞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因為希望能將母職扮演得完美,因此花費大量時間經營家庭,社交圈漸漸縮減,也沒有規劃屬於自己的時間上上興趣班,抒發壓力。與婆婆同住的她,因為生活理念的不同,婆媳倆經常會有摩擦,但彼此不曾好好坐下來溝通。

近日陳太太發現自己情緒低落,過去不起眼的小事就能讓現在的自己情緒潰堤、經常失眠,懷疑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導致,卻被丈夫質疑『你整天在家怎麼會壓力過大?』。直到後來陳太太求助身心科診所,才發現原來是憂鬱找上門…

為什麼全職媽媽不快樂?家庭主婦憂鬱症原因

與社會隔絕

多數全職媽媽會將精力專注在孩子的成長、丈夫與家務上,閒暇時多選擇購物、娛樂、書報媒體等消遣性質的活動,只有少數全職媽媽將空閒時間投入在學習性活動及服務性質工作,如擔任志工,參與講座…等活動,也造成多數全職媽媽漸漸與社會隔絕,社交圈限縮,甚至與親友的互動也慢慢減少。當全職媽媽與社會隔絕,感受不到社會支持度(他人對自己的關懷與協助)時,再綜合家庭、婚姻矛盾,就相對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甚至是憂鬱的情況。

家務繁重、幾乎無法休息

每個人都希望能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來獲得他人的欣賞與成就感,全職媽媽也不例外。在傳統社會期待下,全職媽媽們更是將家務視為自己的責任,希望成為完美的媽媽/太太,然而維持一個家庭正常運轉的事務十分繁雜,孩子的需求更是一件接一件,媽媽們身心高速運轉且全年無休,足夠給全職媽媽造成不小的體能負荷和心理壓力。

所做努力容易被忽視

每天這麼辛苦的全職媽媽,所做的努力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群。與外出工作的先生相比,全職媽媽容易被誤解為:沒有經濟貢獻、不需工作,可以輕鬆在家的人,並可能時常被外界拿去與職業婦女做對比。然而全職媽媽的對家庭的貢獻是巨大且無法以金錢衡量的,只是在大環境的影響及親友的『理所當然』下,許多全職媽媽會因此感到沒有自信,甚至懷疑自我的價值,當長期以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時,可能導致嚴重的自我厭惡,逐漸演變為憂鬱症。 

缺乏欣賞,沒有成就感

由於全職媽媽的工作與貢獻容易被低估、忽視,因此很少接收他人的欣賞、鼓勵和感激。且全職媽媽的『工作成果』(如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身心更健全、掌廚讓孩子吃得更健康營養…等)大多是無形的,讓全職媽媽很難感受到成就感,加上能力和付出被低估,容易導致全職媽媽的自尊心受損、情緒低落。

全職媽媽憂鬱症狀,需要重視的身心變化

全職媽媽憂鬱症狀,需要重視的身心變化

你也有這些症狀嗎?小心可能憂鬱在作祟!快來看看全職媽媽可能有哪些憂鬱症狀:

  • 持續悲傷、絕望
  •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情緒起伏大,容易焦慮緊張
  • 睡眠障礙
  • 食慾改變,體重減輕/增加
  • 對以前喜愛的事物突然失去興趣
  • 頭痛
  • 總感覺疲倦,沒有活力

如何抒發心情,走出憂鬱

加入憂鬱媽媽社群,分享感受

『說出口』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抒發情緒、減輕壓力的行為,『說出口,且被理解』則可以為憂鬱全職媽媽們帶來更大的安慰。當憂鬱的全職媽媽們加入社群,成員擁有同一種社會角色時,彼此更能體會對方的處境與心境,給予媽媽們更契合的對談環境,彼此傾訴、互相支持。在社群內也可以聽聽資深媽媽們,如何度過憂鬱低潮,突破家庭/生活的困境。

加入憂鬱媽媽社群,分享感受

提升社會支持度對憂鬱的全職媽媽們來說很有幫助:在社群內較容易感受到來自周遭的關心與支持,且自身提供給社群成員的寬慰及良好互動,也能給憂鬱媽媽帶來好的精神反饋。

您可在line或facebook上搜尋由一般民眾自主成立的互助社群,或撥打所在地衛生局電話,詢問有無憂鬱症相關媽媽群團體,或相關精神支持性團體,這類支持性團體通常由專業心理諮商師帶領,透過引導,更能協助您分享感受。

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建立自信

憂鬱全職媽媽亟需跳脫『將家庭一切責任承攬到自己身上』、『家庭中出現的錯誤都是我不夠努力造成的』自責心態,規劃屬於自己的時間尤其重要。長期的全職媽媽生活一成不變,讓許多媽媽忘記從前的她們也曾能力出眾,有許多興趣及專長傍身,媽媽們可在每日或每週中,規劃出一段時間,只屬於自己,參加學習性活動(如興趣、才藝班)或投入服務性質工作(如志工)中,重新認識自我價值,除了抒發情緒,也更能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避免陷入憂鬱漩渦中。

不再要求完美,做超人媽媽

您對自己有高標準要求嗎?『地板每天都要一塵不染』、『不能讓孩子吃外食,每餐堅持自己下廚』、『輔導作業不求人,晚上陪孩子挑燈夜戰』。別再要求自己成為超人媽媽,其實老公跟孩子能做的,比你想的多更多!妥善的家庭分工更有益於生活的和諧,主導權適當的取捨也更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當媽媽們不再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放下高標準期待,向家人們發出一點求救訊號,就能發現家人一直是我們的後盾。

保持良好睡眠品質、均衡營養

除了上述生活節奏的改變及心境的調適,其實生理上的調理也很重要!憂鬱症屬於精神疾病,也受到大腦、神經狀態的影響,因此憂鬱媽媽們更應該確保自己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及營養補充,讓身體有更好的狀態去對抗憂鬱。國際營養精神病學研究學會(ISNPR) 對於憂鬱症的治療指引中,就建議以純EPA魚油調理身心,補充Omega-3,同時對抗大腦發炎反應。維生素B群中的B1、B6、B12也是對神經十分有益的營養素,市面上B群選擇眾多,選擇天然酵母B群,由於吸收度佳、劑量適中,更適合每日保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