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魚油EPA食物: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維護心理健康

10大魚油EPA食物: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維護心理健康

魚油中含有豐富的EPA、DHA,具有抗發炎、抗血栓的功效,對腦、眼有極佳的保護作用,甚至對於情緒與智力發展也有正面的影響。然而,EPA卻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需從飲食中攝取,所以選擇EPA含量豐富的食物十分重要。健康贏家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整理台灣常見魚類中,10大EPA含量排行榜,提供民眾了解該如何在飲食中增加EPA的攝取量。

EPA抗發炎、抗血栓 DHA保護腦部和眼睛

EPA和DHA是魚油中的兩種主要營養,皆屬於Omega-3的一種,但有著截然不同的功效:

  • EPA主要能抗發炎和抗血栓,是很好的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方式,(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水平)此外,EPA也被譽為『情緒營養素』,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建議,可用高濃度EPA魚油搭配憂鬱症、過動症治療,成為一種加速或強化的合併療法。
  • DHA則主要針對大腦、眼睛的保護。相關研究顯示,人類的視網膜、大腦皮質及神經突觸具有高量的DHA,因此攝取足夠DHA在視覺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於嬰兒的視覺及認知發展亦影響重大。

海洋中富含油脂的魚類是很好的EPA與DHA來源,不過攝取時要當心,體型越大的魚類越有環境污染的問題,倘若十分擔心重金屬、塑化劑問題,可選擇含有定期檢驗報告的魚油補充品。

10大EPA食物排行
圖中營養資訊為每100g食材所含EPA/DHA

魚油保健品挑選6大原則

✅濃度、含量

魚油中的Omega-3分為好幾種,包含EPA、DHA、DPA…等,因目前研究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以EPA、DHA為主,所以濃度應以EPA+DHA的濃度判斷較準確,一般會稱EPA+DHA濃度>90%的魚油為高濃度魚油。市面上魚油保健品營養標示未統一,部分產品僅標示Omega-3濃度,較專業的產品則會清楚標示魚油中EPA或DHA含量。

✅新鮮度

魚油中Omega-3濃度高,相對容易氧化變質,挑選魚油時可參照油品新鮮度指標,包含酸價、PV過氧化價或AV茴香胺價、TOTOX數值。其中酸價以不超過1 mg KOH/g為標準、PV過氧化價以不超過5meq/kg為標準。

✅魚油型態

魚油在製程中,根據加工程度多寡,可經歷TG、EE、rTG型態,TG型態為魚油純化前期的型態,此時魚油濃度約可達30-50%,台灣早期的魚油多數為TG型態。

以現今技術而言,魚油純化至EE階段開始可達90%濃度,根據研究EE型態的單方EPA魚油,吸收率較好,因此許多國際醫藥用魚油,皆為EE型態。

若將EE型態重新轉換回TG型態,就稱為rTG型態,這個狀態下的EPA+DHA混合型魚油,可以在使用當下有較好的吸收率表現,因此市面上許多魚油會強調是rTG型態。

✅萃取方式

綜觀市面上魚油產品,大致可分為兩種萃取方式:超臨界萃取和分子蒸餾。分子蒸餾是將魚油利用短程加熱技術、冷凝後分離出營養,過程中較有油品破壞的疑慮;超臨界萃取則是目前最新的魚油純化技術,優點是可在接近室溫的狀態下提取魚油,不怕Omega-3經高溫作業後變質,過程中亦使用二氧化碳而非有機溶劑,是十分環保且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的技術。

✅保存方式

Omega-3是一種極易變質的不飽和脂肪酸,高溫、氧氣和光照都會破壞營養,因此越是高濃度魚油,越需要嚴謹的保存方式,避免油品變質,失去保健的美意。健康贏家建議民眾挑選魚油時,可優先選擇PTP獨立排裝,倘若購買圓瓶罐裝魚油,則需要短時間內使用完較佳。

✅檢驗報告

海洋魚類體內的重金屬、塑化劑不可避免,但魚油保健品絕不能將這些環境污染物吃下肚,因此選擇有檢驗報告的魚油十分重要。健康贏家提醒您,魚油檢驗報告也有觀察小撇步:

  1. 檢驗報告是魚油哪個階段的呢?區分『原料階段』還是『魚油製成後階段』的檢驗報告其實很重要,因為製程中也可能因管線老舊而有塑化劑、重金屬污染問題!
  2. 產品是否每批次都送檢驗?每盒魚油都有檢驗報告,食安才更有保障。

總體來說,EPA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Omega-3脂肪酸,在日常飲食中可多注意攝取,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醣尿病、三高患者)、憂鬱焦慮、過動症族群都能從中獲得良好的幫助。當然,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合理攝取各種營養素,才能達到維持健康的效果。